丁玲的“創傷書寫”(1936找九宮格共享—1941年)–文史–中國作家網

要害詞:丁玲

原題目:“掉貞”以后如何——論丁玲的“創傷書寫”(1936—1941年)

1933年《生涯畫報》第廿七號報道丁玲被捕新聞時所刊的照片,下書“比來失落之女作家丁玲密斯”

1933年5月,丁玲遭公民黨間諜機關拘捕,并被押送到南京。囚禁三年后,1936年9月,在馮雪峰的設定下,丁玲由南京逃到上海,隨后分開上海經過西安轉赴陜北。同年11月,丁玲達到那時黨中心的地點地保安。從1933年丁玲被捕起,有關丁玲“叛變”“轉向”的謊言便開端傳播。1936年丁玲到延安后,即有人對她的南京經過的事況提出質疑。南京三年的經過的事況成為丁玲平生都繞不開的汗青題目。她非同平常的存活經歷一直難以被歸入誇大“忠烈”的反動話語之中,是以在歷次政治活動中,“掉貞”的題目經常是一個無法繞開的“坎”。

延續了“反右”活動中論者對小說人物貞貞與丁玲汗青題目之互文性的追蹤關心,japan(日本)學者高畠穰在《丁玲轉向考》中以為,丁玲創作于1937年8月的獨幕劇《重逢》“是丁玲三年禁錮生涯的感觸感染和體驗,提醒了在世的人們內涵的危機的機密。換句話說,在本身的心中建起一道深淵,并與其絕對峙,作家一面注視著它,一面寫出了不廢棄公理而試圖保存下往的精力的軌跡。丁玲撰寫這部作品,也許免除了試圖轉向或曾經轉向的人們的或多或少必需背負的腐化感化”[1]。藍棣之也曾在丁玲及其創作的人物之關系上做過出色的癥候式剖析。他以為,在1958年《文藝報》組織的“再批評”中被以為是“香花”的一批作品——《莎菲密斯的日誌》《我在霞村的時辰》《在病院中》和《“三八節”有感》,是丁玲的“自敘傳、血淚書和懊悔錄”[2]。

本文便是在上述層面睜開的測驗考試。在《松子》《一顆未出膛的子彈》《新的信心》和《我在霞村的時辰》等文本中,都隱含了對“掉貞”景象的個性敘事。這是作者丁玲在創作時揮之不往的小我汗青題目,也是小說人物在故事中面對的窘境。“實際”與“幻象”的同構使得這些文本具有高度的癥候性。在分歧時代對“掉貞”題目的鏡像式書寫中,我們可以發明丁玲在誇大“忠烈”的反動話語眼前所停止的自我分辯、自我證成和自我斗爭。

一 難以言說的“殘餘”

短篇小說《松子》寫于1936年3月,頒發在1936年4月《至公報·文藝》第130期,初收《不測集》。本文集收錄了作者被囚后寫就的五篇文章,對此,丁玲在分歧場所下有分歧的說明。1936年10月達到西安后,丁玲在《〈不測集〉自序》中表現,這幾篇文章是在“極不安和極煩躁中”委曲寫成的,“的確不愿看第二次”,“匯集起來不外作為我本身的一個留念”。《松子》“是那末佈滿著一片昏暗的氛圍”。《不測集》“不是一個好的收獲,卻無疑的只是一點不測的殘餘”[3]。多年以后,在1980年給趙家璧的復信中,丁玲卻說“我對于那幾篇文章沒有什么情感”,幾回再三誇大“完整是為了稿費委曲湊成的”,并且將《松子》和《團圓》回進《奔》的創作途徑之中[4]。兩絕對照,丁玲在1980年的說法淡化了《不測集》與她創作時的感情共識。

風趣的是,在1936年5月致葉圣陶的信中,丁玲的說法與上述又有所分歧,《松子》的寫作之于丁玲有積極自動的意義:“我什么都不愿意說,不盼望向任何人說明,只愿時光快點曩昔,汗青證實我并非一個有罪的人就夠了。三年曩昔了,我隔斷著一切,我用力沉著我本身,但是不知為什么卻又不由得給《文藝》寫了那一點小工具(即《松子》——引者注)。並且還在準備寫下往,你不認為我寫得太早了或許太遲了嗎?”[5]此處丁玲對《松子》的說法顯然不是1936年10月傳播鼓吹的“委曲”寫成,更不是1980年所說的“沒有什么情感”,恰好相反,丁玲實在對《松子》的創作有“不由得”的情感。1984年7月脫稿的回想錄《魍魎世界》中的說法也印證了這一點:“我反復思忖,假如我不放出信息,我本身不自動,黨怎能了解我正在共享空間南京盼星星,盼月亮等著她的搭救呢?我想,第一個步驟即是要寫文章。我原來是寫文章的,是作家,只能透過本身的文章,收回電子訊號。”[6]到寫作《魍魎世界》之時,丁玲口中《松子》的創作念頭加倍詳細了——這是向黨收回的求救電子訊號。1936年蕭乾收到《松子》后的反映也可佐證上述“言志”的說法。在和魯迅的說話中,蕭乾以《松子》為證據,分歧意魯迅以為丁玲“完了”的見解,以為《松子》“絕不含混地表白,她的思惟并沒轉變”[7]。

自從1936年年頭支出《不測集》之后,近半個世紀以來丁玲沒有將《松子》編進本身的任何一個選本。直到1980年國民文學出書社重印《丁玲小說選》之時,已經的“殘餘”和“佈滿著一片昏暗的氛圍”的《松子》以“仍是沿著小說《奔》的途徑進步”[8]的來由被編進。現實上,《松子》和丁玲在“左聯”後期以《水》《奔》為代表的“政治化”小說有著很年夜的分歧。好比,小說中階層斗爭的設定并不典範:松子偷西瓜偷的不是田主惡霸家的;松子并未遭到田主惡霸及其幫兇的欺負,卻幾乎被同為無產者的打鐵學徒強奸[9]。

丁玲的丈夫陳明曾明白談到《不測集》之于丁玲小我遭受的奇特寄義:“限于那時的處境,《不測集》中的各篇能夠都不是佳作。但在那特別情形下,作者在這些作品中吐露的思惟、情感倒是值得深挖,并和她前后的作品相聯絡接觸、比擬,這也是研討丁玲作品、創作途徑的一個方面。”[10]有研討者留意到《松子》的追蹤關心點“不再是以感性化的剖析往宣傳階層斗爭、轉達認識形狀說教,而是‘人’的保存窘境自己”[11]。某種意義上,《松子》反應的更是丁玲本身的保存窘境。

丁玲《不測集》(1936)封面。注:右下角的丹青刻畫的應是《松子》中的場景:松子母親抱著妹妹小三子,揚手預備打瑟縮著的松子

小說講述了一個“流丐”家庭中小男孩松子的“罪與罰”的故事:松子由於饑餓往偷西瓜吃而一時沒有照料好妹妹,成果妹妹小三子走上岔路被狼吃失落。本身也沒偷成瓜,在瓜地里反而差點被打鐵的黑小子強奸。當受盡辱沒的松子忍著痛行將回抵家時,卻因聞聲怙恃的厲聲非難,懼怕怙恃的暴力而不敢現身,終極悄然沒進無盡頭的暗中之中。

在丁玲的小說序列里,《松子》或許是一個最“暗中”的故事。全篇充滿著饑餓、冷淡、逝世亡、雞奸和暴力,覆蓋在徹頭徹尾的暗中之中——連試圖強奸松子的鐵匠學徒也是一個“黑”小子!家庭在此中不只不是呵護所,反而是可怕的壓制性氣力。耐人尋味的是,此前丁玲的小說基礎不處置親子關系式的家庭牴觸。恰是從《松子》開端,丁玲第一次觸及暗中的親子關系,並且寫得這般盡看。正如范雪所指出的那樣,這是一個“貧民家里人們相互仇恨,進一個步驟家破人亡”[12]的故事。故事牴觸更多指向了家庭外部的仇恨,而非階層冤仇。

小說中怙恃的呈現老是隨同著暴力和非難。小三子從搖籃里跌出來,松子挨打;小三子落水了,松子將其撈起后并無年夜礙,本身卻差點被打逝世;小弟弟小毛被載重car 壓壞了腦袋,松子被父親無聲地狠狠打了一頓,連小三子也被父親踢了幾腳;即便小三子和母親都吃著松子偷來的工具,母親仍是罵松子不長進,總有一天要被抓到差人廳里往打逝世;最后,小三子被狼吃了。這一次,父親很能夠將松子打逝世,這也直接招致了松子不敢回家、只得沒進暗中中的終局。怙恃在小說中純然是處分性的暴力威望化身,松子與怙恃沒有任何心靈交通的能夠。有興趣味的是,在小說開首,當松子獨一一次帶有迷戀感田主動往“看”怙恃的時辰,呈現了頗具黑甜鄉顏色的一幕:傍晚昏暗的天際下,當松子“回頭往看了一下坐在窯門口的媽和爹”[13]時,他們卻不見了。

可以說,松子一家最基礎不像正常的家庭,此中看不就任何的愛,只要仇恨、可怕和暴力。面臨松子怙恃的非難與暴力,無論是論述者仍是小說人物松子都一直處于“掉語”的狀況之中。japan(日本)學者野澤俊敬靈敏地指出了松子與丁玲晚期小說主人公在“苦悶孤單”上的分歧。“莎菲”們“由于自我認識的覺悟,他們才空想、破滅、仇恨,從而墮入虛無、頹喪、安於現狀”。而松子并沒有這種自我認識的覺悟,更談不上“空想”與“破滅”,他只要“壓制狀況下植物般的求生愿看”[14]。

在弗洛伊德看來,宗教和文明的原由在于一種勝利激發個別罪疚感的壓制性構造:“社會以共謀罪中的共犯關系為基本;宗教以帶有懊悔的罪行感為基本;而品德的基本則一部門是社會的急切需求,一部門是為罪行感所請求的贖罪惡為。”[15]現實上,《松子》的故事展示的恰是一個激發罪疚的壓制性構造。概況上看,妹妹是由於松子一時忽視而被狼吃失落的,但細究起來卻頗為可疑,全部故事更像一道“讖語”的應驗,此中論述者特別“design”了松子的享福。起首,論述者明白提到松子母親每次罵松子的結語老是“小毛被你弄逝世了,我了解你必定還不敷,有一天小三子又會逝世在你手上的”[16]。故事后來的成長正好應驗了母親的話。此外,各種跡象表白,松子仿佛是居心要使本身獲罪。好比,在分開妹妹往偷西瓜之前,松子便恐嚇妹妹,廟里的年夜狗會吃失落她;又如,松子明知前天小妞子剛被吃,卻仍然選擇丟下妹妹;再如,松子曾告知妹妹本身會目送她往窯里躲起來,但后來他最基礎沒有這么做。

丁玲曾在《〈不測集〉自序》里談到本身“寫時特殊謹慎著‘技巧’”[17],陳明在注釋里說明為“這里是指在仇敵的線人下,不讓仇敵從作品中揣摸到作者的意愿和意向,不是凡是說的表示技能”[18]。但是袁良駿對此卻有另一番懂得。他以為“技巧”指的是情節設定的技能。《松子》和《團圓》等像是“‘無巧不成書’的舊文藝”,“由於太巧,反而減弱了動人的氣力”,是丁玲一向風格的發展,而丁玲以前的作品不是以情節取勝的[19]。現實上,在1931年5月的創作談《我的自白》中,丁玲本身明白表現過,否決“由空想寫出來的工具”[20]。

從上文剖析來看,《松子》中各種“偶合”的敘事構造或許恰是丁玲有意識的表現。我們可以將《松子》讀成一個作者在“極不安和極焦炙”中創作的原罪式故事,即作者“有意識”地選擇了“家庭”作為一種壓制性的、便于激發罪疚的敘事框架;與此同時,作者design出“過掉犯”松子,讓松子在處分性威望的“唆使”下完成“有意識”的犯法。

當本身廣泛被外界以為“掉貞”但卻又預備再次投身反動之時,丁玲復出的第一篇小說《松子》高度癥候性地表示出了她心坎的牴觸感情。一方面,她誇大本身的受難,盼望將本身的幸存經歷界定為一場本身無法抗爭的磨難從而取得救贖的機遇;另一方面,對于若何浮現本身的受難,對于若何把本身的故事講進反動話語中,丁玲卻一直面對“掉語”的困難,對本身畢竟可否取得救贖抱有很深的疑慮。

南京苜蓿花匠玲軟禁處

現實上,在南京的三年里,丁玲持久處于一種“掉語”的狀況之中。在謊言四起而丁玲本身表示也非常暗昧的情形下,她即使找到了同道,也無法交通,由於她很可貴到同道的承認與信賴。1934年,丁玲與張天翼在南京夫子廟偶遇,但是隨后兩邊的會見并不高興。丁玲在《魍魎世界》中回想了本身那時的感觸感染:“我在仇敵眼前是受盡熬煎的,但在伴侶眼前,忍耐著如許的冷漠,倒是第一次。”[21]“從此,一天到晚我重又浸泡在掃興里,隱約地難熬難過。我不睬解張天翼,只感到本身是被遺忘的。”[22]

小說中還有一個情節值得我們留意,即黑小子想要雞奸松子。假如松子愿意的話,他就答應松子把西瓜偷走。實在,這一幕是小說故事的旁支,年夜可以不寫;要寫,也可以寫其他品種的欺負方法。但丁玲偏偏寫了性暴力,寫了一個此前從未寫過的“掉貞”情節,而這類情節在她后面的小說中還將不竭演出。

萬幸的是,松子究竟并非“居心”致逝世了本身的妹妹,也沒有由於饑餓和暴力勒迫而“掉貞”,這也是丁玲一直保持的態度——本身從始至終并沒有真的變節黨,寫便條只是受仇敵欺騙,是為了逃誕生天以求持續為黨效率的權宜之計。但丁玲非同平常的存活經過的事況卻注定無法見容于反動話語,丁玲這段遭受和襟曲只能以“殘餘”“剩余”的方法存在。恰是從《松子》開端,被符號體系閹割的“掉貞”題目驅動了丁玲的欲看,黑暗謀劃、影響著她的創作。

當松子受盡辱沒,從瓜地往家里走時,小說中有這么一段描述,或許反應的恰是丁玲那時的心聲:

他的難熬難過的饑餓跑走了,取代的是更其難熬難過的很多肉體上的痛苦悲傷,和一種被欺負而又無告的凄傷。他用頭枕著草,草已被露珠濕透,草上的一顆螢火蟲,有力的亮著那微弱的小燈,在後面飛往了,飛到無盡頭的暗中里往了。他也有一點想哭,可是沒有眼淚。他覺他需求一點什么,他說不出來,他卻鼓著勇氣又拖著繁重的腳步,忍著痛,一跛一跛的走上崗往,是朝著有著窯的那方。[23]

二 被懸置的逝世亡

1937年4月,中共中心機關刊物《束縛》周刊創刊。應博古之約,丁玲為創刊號寫了《一顆沒有出鏜的子彈》[24](即《一顆未出膛的子彈》,以下簡稱《子彈》),這是丁玲到陜北后所作的第一篇小說。丁玲自己很是器重這篇小說,她到陜北后出書的第一個小說散文集即名為《一顆未出膛的子彈》。小說后來又被支出《我在霞村的時辰》《丁玲全集》等多個集子。1956年,丁玲將其改寫成《一個小赤軍的故事》,由上海少年兒童出書社出書單行本。

小說的政治意涵遭到了廣泛的追蹤關心。有論者指出《子彈》是一篇“主題先行、具有很強的政治說教顏色”的作品,是對《八一宣言》的圖解[25]。更有論者進一個步驟以為,小說為了政治功利以致于就義了人物真正的與生涯真正的,小赤軍在存亡關頭說出的“用刀殺我”以省下槍彈抗擊日寇是“一種政治功利性的虛偽而低劣的歸納”[26]。

我們當然可以以為,丁玲的創作遭到了那時低落的政治熱忱的差遣,但我們也不克不及疏忽另一種能夠性,即“掉貞”題目對其創作的影響。有論者指出,丁玲受制于“階下囚生涯留下的暗影”,“甦醒的階層義務感更使她不敢放縱地寫作,以致于使得有著獻禮意味的《一顆未出膛的子彈》《重逢》都只顯出幾條干巴巴的筋,簡直僅存一個概念的框架”[27]。

現實上,丁玲到陜北后已經預計寫一本關于南京三年軟禁生涯的書。但聽說后來由於顧及同一陣線的好處,終極廢棄了出書的打算[28]。在接收訪談時,丁玲固然不愿意多談本身南京三年的經過的事況,風趣的是,她卻幾回再三誇大女性在反動工作中的忠烈,甚至不吝是以貶低男性:“她說:‘在患難中的中國女性的好漢主義,甚至比男同道們更果斷。在黨的記載中,指出了很多男同道在禁錮和患難之后本身認了罪;可是女黨員們呢,不論遭受著如何的苦楚和恥辱,終不願自認其罪名。很多女同道已逝世在刑房中,更有很多在刀槍之下被處決了。’她追述到幾年以前在‘湖南的清共’中,被湖南省主席何鍵正法的女性比男性為更多。”[29]

《女兵士丁玲》,逐日譯報社1938年版

丁玲一開端決意要寫卻沒寫,一方面可以說明為是顧及同一陣線的好處,但另一部門緣由或許是她不愿寫,不敢寫,也不會寫,她難以把本身的遭受講進誇大“忠烈”的反動故事里往。某種水平上,她為反動女性所叫的不服應當也是為本身而叫的。令人驚奇的是,盡管丁玲這般誇大女同道的忠烈,本身卻從未寫過一個女義士的故事,也沒有寫過一個以義士為配角的故事。在《子彈》中,小赤軍能夠的壯烈就義被高度戲劇性的情節抹往了。小說現實上懸置了“掉貞”窘境下“生仍是逝世”的題目,選擇帶來的真正后果并沒有產生。我們可以很不難地指出小說與丁玲的遭受在情節構造上的類似之處:“落伍→即將被西南軍兵士雞奸,假如掉貞可保生命無虞→選擇對抗從而保住純潔”的構造對應的是“丁玲落進魔窟與同道掉聯→面對仇敵欺騙→不平遵從而保住純潔”的故事。分歧的是,小赤軍的對抗以極端戲劇化的典禮結束——他被舉起來了,仇敵被傳染感動了!顯然,這是丁玲在曩昔無法做到的工作。作者用政策話語替換性地完成了本身的欲看。

在1937年6月應博古之約創作的另一篇小說《東村事務》中,我們也能看到一個有關“掉貞”的情節。為了救耕戶陳得祿的父親,陳家人選擇以唱工的名義強迫童養媳七七往趙老爺家,致使七七被趙老爺奸污霸占。但是,陳得祿在與七七私會時,他并不睬會七七“掉貞”的啟事,反而對七七施暴。

對于七七的“掉貞”題目,論述者光鮮地表達了本身的立場——“這是不克不及斥責七七的,七七只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女,她沒有抵禦的氣力,當她被關在一個籠子里的時辰”[30]。顯然,論述者并不以為掉貞的七七應該往做一個“節女”。風趣的是,在小說開首,陳得祿的母親曾往見過七七,“說她只會哭,詛咒他,說她總有一天要上吊,不然就跳水”[31]。但到告終尾處,論述者并沒有給出七七自殺的能夠性——“他(陳得祿——引者注)想著一小我,不了解是乘隙會跑丟了,仍是又正被人鞭撻著”[32]。

可以說,這與丁玲之前關于女性逝世烈的論述是牴觸的,但與她本身的遭受倒是相符的。這正如符杰祥指出的那樣,“丁玲文學與人生世界中的節女/義士認知”,“其所訴求的‘忠貞時令’與傳統女德、反動政治”之間,存在著“相糾纏的壓制、變形、歪曲、拋棄等系列題目”。“繚繞‘逝世之歌’所環繞糾纏的‘不逝世’心結,也許才是丁玲表達‘忠貞’的最年夜心結”[33]。

由此,處置“掉貞”題目更年夜的艱苦實在產生在,假設“不逝世”,“掉貞”回來之后如何?在1939年春創作的《淚眼含混中之信心》與1940年秋冬創作的《我在霞村的時辰》中,這個題目以兩種極端分歧的方法獲得了回應。

三 奇詭的回來

《淚眼含混中之信心》[34](即《新的信心》)創作于1939年春,同年9月16日頒發在《文藝陣線》第1卷第4號上。小說寫的是一個掉貞茍活的老婦人在回來后宣說本身磨難遭受的故事。在仇敵的恥辱眼前,陳老婦人沒有像本身的孫子一樣共享會議室拼逝世對抗,沒有如本身孫女普通在掉貞后逝世往,也沒有像她對一個姑娘供給的提出那樣咬舌自殺,而是服從鬼子從而茍活了上去。時代她不只在“敬老會”里幫鬼子幹事,還和一個中國老頭子自願在鬼子的不雅看下產生了性關系[35]。從故事成長來看,老婦人掉貞之后健在的價格則是,她必需以一種歇斯底里式的施虐和受虐的方法向家人和村平易近反復宣說她的殘暴遭受。這是小說中最令人覺得震動與隱晦的處所。

對于老婦人的癲狂之舉,小說中有這么一段說明:“這并不愛饒舌的老婦人,在她措辭所起的後果中,她覺得一絲撫慰,在這里她得著同情、同感,感到她的冤仇也在他人身上發展,是以她忘了畏葸。”[36]但是,作品沒有從本源上交接老婦人為何會對本身的受益經歷有這般特異的立場。從最後家人和村平易近的反映來看,老婦人最基礎就是“瘋”了。

有論者以為,老婦人的講述固然被設定為對受益的猖狂式反映,但她從一開端就有積極、自動的目的,並且有果斷的意志往貫徹,老婦人對家人和村平易近現實上承當起了一個“發蒙者”的腳色[37]。“被強橫的女性身材”的隱喻是“女性可以成為平易近族/反動主體的手腕”[38]。在這種解讀方法下,需求留意的是,小說從“癲狂故事”到“發蒙故事”的改變實在產生在三兒子從游擊隊帶回的“打japan(日本)”的話語進進之后。當老婦人最愛的三兒子從游擊隊上回來之時,老婦人覺得“不需求在兒子跟前抱怨”,由於沒什么用途[39]。此后,老婦人的殘暴宣講即有了感性的目標——訴完苦后,用“打japan(日本)”的好漢故事鼓勵大師,并且發動大師從軍。跟著公眾人的參與,她的話不再是瘋人瘋語,而是婦女會也在宣講的“事理”。針對老婦人的歇斯底里癥,平易近族反動話語似有一種神奇的藥效。當“掉貞”的老婦人可以或許將她被強橫的心理體驗講進一個抗戰發動的故事里時,她便不再瘋癲而成為了一個抗日的主體。

馮雪峰在為《丁玲文集》撰寫的后記中如許談到他懂得的老婦人抽像:“從莎菲到《新的信心》中的陳老婦人和《霞村》中的貞貞,這兩種對象的分歧,是兩個世界的分歧,并非作者用統一個客觀可以異樣往打進的;作者必需在新的對象的世界中生涯好久,并用這新的世界的認識和所謂心靈,才幹走得出來。作者并且必需擁有這個世界及其認識和心靈,才幹夠把這世界和人物,塑成使人心有餘悸的抽像。”[40]在馮雪峰看來,丁玲可以或許走進老婦人和貞貞的“認識和心靈”,並且是“在新的對象的世界中生涯好久”的,他讀出了老婦人和貞貞與丁玲經過的事況的互文。現實上,創作《新的信心》之時,丁玲正在馬列學院進修。在1938年,中心黨校校長康生在一次會上曾言,丁玲沒有標準到黨校來,由於她在南京自首過[41]。盡管丁玲宣稱本身是1940年才從羅蘭口中得知康生對她的猜忌,但王增如和李向東以為,“即使果真這般,她在馬列學院也會感到到這種氣氛”[42]。

陳明、丁玲及蔣祖林、蔣祖慧在延安

對于老婦人在掉貞茍活后產生的施虐/受虐行動,我們或允許以參考齊澤克對受虐狂做出的闡釋:“性受虐狂使我們面臨作為‘虛擬’次序的符號次序的悖論:在我們所戴的面具中,在我們所玩的游戲中,在我們所服從的‘虛擬’中,存在著的真諦比暗藏在面具背后的要多。”“暴力的其實正好迸發于性受虐狂的歇斯底里狀況——當主體謝絕他的他者快感的對象-手腕的腳色時,當他震動于存在的遠景在他者的眼中被復原為對象a時,為了逃出這種僵局,他乞助于行動的通道,針對他者的‘非感性的’暴力1對1教學。”[43]

置身于平易近間倫理的周遭的狀況里,老婦人難以找到她掉貞茍活的符合法規性。她只能經由過程施虐和受虐般的磨難宣說,在抗戰發動的主人能指中取得意義,獲得在反動倫理中的高尚位置。現實上,老婦人瘋癲行動的倫理合法性是回溯性地建構起來的。從故事的成長來看,她施虐是由於被施虐對象需求受虐,他們在將來號召著她的“說話暴力”,以取得抗日平易近族精力的覺悟。這也就是齊澤克所說的,“對施于受益者的殘暴行動的後果的懂得(或曲解)反感化地使損害行動符合法規化了”[44]。在丁玲最后的遺作《逝世之歌》里,我們也可以看到相似的意義天生構造:“可是后來,時光隔久了,我漸漸地領會出來了,我仍是不該活該。逝世,可以闡明我的不平,但不克不及把現實本相公諸于世,不克不及把我心里的過程告知人們。是以,我想我不克不及逝世,我要活下往!”[45]

小說還有一個耐人尋味的改變,即老婦人一開端在兒子眼前宣說會覺得恥辱苦楚,但到后來卻越來越放縱。最后當兒子們全都來會場聽她的宣說時,她心坎涌動起“似乎是羞慚,現實仍是自得”[46]的感到。在精力剖析的視野里,受虐對于主體而言紛歧定是苦楚而也能夠是快活的。“受虐狂主體以為,想象一位他深深迷戀的人有意識地損害了他,他將因某些罪惡而錯怪他(或履行了某些相似于過錯的責備行動),這是件很是令人興奮的事。這種快活是由於他想象到了將來情形,即他所愛的人有意識地損害了他,他將會對本身的不公平的責備而覺得深深的慚愧。”[47]與此同時,“受虐者的真正的目標并不在于為年夜對體供給原樂,而是令其焦炙。也就是說,盡管受虐者心甘情愿地忍耐年夜對體的熬煎,盡管受虐者要對年夜對體畢恭畢敬,使本身處于被奴役的狀況,但真正制訂規定的是他本身。成果呢,盡管看上往是他勇于獻身,把本身當成了供年夜對體享用原樂的東西,但現實上,他向年夜對體表露了本身的欲看,這招致了年夜對體的焦炙”[48]。但是,這種欲看并不但明,小說必需借助其正式的故事線把這種不勝的欲看加以升華。

四 穿越幻象

《我在霞村的時辰》年夜約創作于1940年秋冬之際,也就是延安中心組織部對丁玲的南京汗青作出審查結論的前后。1941年6月20日,小說頒發在《中國文明》第2卷第1期。20世紀80年月以來,評論界重要有“發蒙主義”“女性主義”“反動主題”的三種解讀方法。但是,無論做何種解讀,我們勢必都要面臨陸耀東和張光年(華夫)文章中對小討情節真正的性提出的質疑。在20世紀50年月的“再批評”中,評論家以為貞貞替黨做諜報任務的情節最基礎就是假造的,由於貞貞“并沒有半點反動者應當具有的熟悉和覺醒,她并不酷愛內陸,也不理解愛黨,愛國民,對仇敵也沒有刻骨的冤仇”[49],黨不成能“委托一個毫無平易近族時令、毫無政治覺醒的不成靠的人物來做這個任務”[50]。但是,風趣的是,此前馮雪峰卻以為“她(貞貞——引者注)曩昔和此刻的一切都是真正的的”[51]。

丁玲曾屢次表現小說的創作是基于一個她聽來的故事。此中,細節最豐盛的故事版本見于1952年4月24日丁玲所做的一次創作談:“‘人要活下往,要斗爭下往!’但在我思惟家教上又感到必需要就義一些工具,才幹獲得勝利。譬如我寫《我在霞村的時辰》,就有如許一個思惟。此中的主人公固然沒有其人,不外我卻曾聽到過如許一個消息。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同道要到病院里往,他告知我說,是往看一個剛疇前方回來的女人,阿誰女人曾被japan(日本)人強奸了,而她卻給我們做了很多的任務,把病養好了以后,又派她到後方往做她本來的任務。她是恨透了japan(日本)人的,但她為了任務,為了成功,成果仍是忍痛往了。我那時聽了,感到很是激動,也很是難熬,我想,她真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她不只身材被傷害損失了,精力也受了傷害損失,固然那時有很多人不克不及同情她,可是她有高尚的幻想,她要活下往,黨在同情她,在支撐她。這小我物一向是在我的頭腦里在世,醞釀著的,最后終于把她寫了出來,開初是以第三人稱寫的,后來改用了第一人稱。”[52]

這一故事樣本也在1940年8月19日蕭軍的日誌中呈現:“一個在河北被japan(日本)擄往的中年女人,她是個共產黨員,japa教學n(日本)兵奸污她,把她擄到太原,她與八路軍獲得聯絡,做了良多的有利任務,后來不克不及待了,逃出來,黨把她接到延安來養病——淋病。”[53]

假如我們可以以為,蕭軍日誌里記錄的故事是丁玲小說所根據的本領的話[54],不難發明,在小說、蕭軍的記載和丁玲的回想之間存在著很是要害的分歧點。起首,在蕭軍的故事里,這個婦女是一個中年女性黨員,最後能夠是她自動與八路軍獲得的聯絡。但是,在小說中,這個女人的黨員成分被抹往了,並且釀成了未婚青年。其次,相較于1952年的講述,小說中這個女人對japan(日本)人光鮮的冤仇也被抹往,取而代之的是對其苦楚遭受的淡薄立場。這般一來,貞貞不吝就義本身的身材從而為黨做諜報任務的念頭便非常可疑。這與《新的信心》里的野蠻地不竭宣講本身磨難的老婦人,與《重逢》中嚴詞謝絕男同道的提出——經由過程“掉貞”以成為“桃色特務”的白蘭是多么分歧!最后,當這個女人進進小說中時,她變得異常“頑強”,不願接收任何人的勸戒,以致于后來被指以為“復仇的女神”[55]。

有研討者靈敏地指出:“這種固執和直面實際的立場無論對于落后的村平易近仍是對于進步前輩的青年,甚至對于反動組織都帶著一種挑戰的意味。由於它挑釁各個態度、熟悉基本上的對‘受益’、‘對抗’、‘斗爭’、‘保存’的規范性見解。”[56]現實上,與其說貞貞“不是向仇敵復仇,而是向國民群眾復仇”[57],毋寧說貞貞對抗的是全部符號次序自己。

從小說一開端,面臨平易近間倫理的律令,貞貞一直保持了一種決盡的對抗性姿勢。很年夜水平上,她的喜劇本源便在于她的這種對抗性姿勢。由於對抗包攬婚姻,跑到上帝教堂的她剛好被日軍擄往。回來后,家人請求她和她已經愛過的漢子成婚,她卻做出對一切人來說都不成理喻的謝絕,并且謝絕說明她的謝絕,以致于無法持續待在霞村。不只這般,她對馬同道和阿桂對她遭受的探聽也顯示出謝絕的姿勢。某種水平上,村里擔任任務的馬同道和從政治部動身與“我”同業的宣揚科女同道阿桂或允許以視作那時政治倫理的代言人。也就是說,馬同道和阿桂的見解很能夠代表的就是貞貞往了延安之后將要面對的審閱。但是,貞貞也以緘默安靜的姿勢,謝絕了兩位同道在“看”她的時辰,吐露出的一種獵奇式的和政治功利性的目光。在小說開頭貞貞甚至謝絕了“我”對她的同情——當“我”勸貞貞聽娘的話嫁給夏年夜寶時,貞貞卻告知“我”她也要分開霞村往延安了。

1941年,丁玲在延安

有興趣味的是,我們在丁玲1942年3月創作的《“三八節”有感》也能看到這種決盡的姿勢:

下享樂的決計,貫徹始終。生為古代的有覺醒的女人,就要有認定就義一切薔薇色的溫順的夢境。幸福是狂風雨中的搏斗,而不是在月下撫琴,花前吟詩。假設沒有最年夜的決計,必定會在半途停歇上去。不悲苦,即腐化。而這種支撐下往的氣力卻必需在“有恒”中來養成。沒有年夜的理想的人是難于有這種不貪廉價,不圖舒暢的堅貞的。而這種理想只要真真為人類,而非為己的人才會有。[58]

面臨女同道的婚戀窘境,丁玲開出的藥方是要女同胞“貫徹始終”,“就義一切薔薇色的溫順的夢境”。這讓人不由想起拉康的規語——“觸及欲看不妥協”。拉康以為,人有兩種逝世亡,一次是生物性的逝世亡,一次是符號性的逝世亡,而安提戈涅進進了介于兩次逝世亡之間的空間,即她的符號性逝世亡先于她的現實逝世亡。安提戈涅取得永恒安定和救贖的方法,是以歇斯底里式的請求懸置和推翻全部人人間的符號次序,不合錯誤欲看妥協,穿越為我們欲看供給坐標的幻象,因此無法被征服和教化。在安提戈涅身上,齊澤克識別出了逝世亡驅力的請求對于認識形狀次序的解構性與推翻性[59]。

可以說,貞貞“不成理喻”的徹底的對抗性姿勢恰是在安提戈涅式“穿越幻象”舉動的維度上才幹獲得充足懂得。她的舉動在平易近間倫理和平易近族反動話語之中都難以找到地位。象征界中她已然“逝世亡”,但她卻仍然保持本身的舉動,并謝絕加以說明,這激發了人們因無法弄清其設法而發生的難以忍耐的焦炙。與此同時,“穿越幻象”也意味著“認同征兆”,即在“過度”中發明社會軌制的必定產品以及有關本身的本相[60]。正如顏海平所指出的那樣:“丁玲故事表示著的真正的變更,只要在介入者們擺脫他們本身亦在此中的‘汗青常態’構造關系及其強迫邏輯,超出他們本身以植根此中的‘正常’近況及其界定慣勢的情況下,才會產生,才幹產生。”[61]

禁受了組織審查和謠言蜚語,看到了延安的“封建顏色”和權要主義,有了各種復雜經歷的丁玲,對本身遭受有了更深入的熟悉。從1940年到1942年春“整風”開端之前,丁玲創作了大批的作品,重要包含:小說《我在霞村的時辰》《在病院中》和《夜》,雜文《閉會之于魯迅》《我們需求雜文》和《“三八節”有感》,散文《風雨中憶蕭紅》。這些作品由後期的“歌唱”轉向“裸露”,加倍重視對反動步隊中消極景象的揭穿和規戒。貞貞“穿越幻象”的舉動裸露了話語構造中的空地。象征次序的吊詭之處在于,混淆有“封建顏色”的反動話語被放置在比人的束縛更高的地位之上。但仍需求指出的是,貞貞的這種反動性束縛姿勢并非出自“資產階層本位主義人生哲學”,而是表現了包含于右翼文明邏輯中的“不竭反動”的豪情[62]。

但是,“穿越幻象”之后,性命將損失安身之地。現實上,“主體性命的分歧性就是樹立在想象性認同上的。主體一旦‘知情太多’,一旦過于接近有意識之真(unconscious truth),他的自我(ego)就會風聲鶴唳”[63]。盡管丁玲看到了反動話語中的復雜和難以自圓之處,但她卻無法供給解脫這種窘境的途徑,她會發明本身身處在不勝忍耐的空缺之中,從而必將再次墮入難以自拔的僵局。是以,創作于1941年的《在病院中》注定成為一個丁玲無論若何都難以完成的生長故事。

注釋:

[1]轉引自小林二男:《丁玲在japan(日本)》,《丁玲研討在國外》,孫瑞珍、王中忱編,第378頁,湖南國民出書社1985年版。

[2]藍棣之:《古代文學經典:癥候式剖析》,第140頁,國民文學出書社2006年版。

[3][17][18]丁玲:《〈不測集〉自序》,《丁玲選集》第9卷,第25頁,第25頁,第25頁,河北國民出書社2001年版。

[4][8]丁玲:《致趙家璧》,《丁玲選集》第12卷,第137—138頁,第137—138頁。

[5]丁玲:《致葉圣陶》,《丁玲選集》第12卷,第16頁。

[6][21][22]丁玲:《魍魎世界》,《丁玲選集》第10卷,第75頁,第62頁,第63頁。

[7]安危:《魯迅同斯諾說話收拾稿》,《新文學史料》1987年第3期。

[9]拜見宋建元:《丁玲評傳》,第221頁,陜西國民出書社1989年版。

[10]彭淑芬:《試論丁玲創作途徑的主要特點》編者注,《湖南教導學院院刊》1983年第1期。

[11][25]秦林芳:《丁玲評傳》,第121頁,第140—141頁,南京年夜學出書社2012年版。

[12]范雪:《誰能照料人——丁玲延安時代(1936—1941)對人與軌制關系的摸索》,《中國古代文學研討叢刊》2021年第1期。

[13][16][23]丁玲:《松子》,《至公報·文藝》第130期,1936年4月19日。

[14]野澤俊敬:《〈不測集〉的世界》,《丁玲研討在國外》,第249—250頁。

[15]弗洛伊德:《圖騰與忌諱》,邵迎生譯,第103頁,長春出書社2010 年版。

[19]拜見袁良駿:《丁玲研討五十年》,第55—56頁,天津教導出書社1990年版。

[20]丁玲:《我的自白》,《丁玲選集》第7卷,第2頁。

[24]丁玲:《一顆沒有出鏜的子彈》,《束縛》周刊第1卷第1期,1937年4月24日。

[26]劉思謙:《丁玲與右翼文學》,《東北平易近族年夜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1期。

[27]聶國心:《論丁玲創作的感情過程》,《江西社會迷信》1999年第2期。

[28]拜見朱正明:《丁玲在陜北》,《女兵士丁玲》,第45—46頁,逐日譯報出書社1938年12月版。

[29]里夫(Earl H·Leaf):《丁玲——新中國的前驅者》,《女兵士丁玲》,第21頁。

[30][31][32]丁玲:《東村事務》,《束縛》周刊1937年第1卷第5—9期。

[33]符杰祥:《“忠貞”的悖論:丁玲的節女/義士認同與反動時期的性別政治》,《學術月刊》2019年第7期。

[34][36][39][46]丁玲:《淚眼含混中之信心》,《文藝陣線》1939年第1卷4號,1939年9月16日。

[35]這一情節在《丁玲選集》的版本中遭到刪除。

[37]拜見程凱:《重讀〈新的信心〉與〈我在霞村的時辰〉》,《中國古代文學研討叢刊》2013年第6期。

[38]吳曉佳:《“被強橫的女性”:丁玲有關性別與反動的敘事和隱喻——再解讀〈我在霞村的時辰〉及〈新的信心〉》,《中山年夜學學報》(社會迷信版)2013年第1期。

[40][51]馮雪峰:《從〈夢珂〉到〈夜〉——〈丁玲文集〉后記》,《丁玲研討材料》,袁良駿編,第254頁,第254頁,常識產權出書社2011年版。

[41]拜見王增如、李向東:《丁玲年譜長編》,第146頁,天津國民出書社2006年版。

[42]李向東、王增如:《丁玲傳》,第205頁,中國年夜百科全書出書社2015年版。

[43][44]斯拉沃熱·齊澤克:《快感年夜轉移——婦女和因果性六論》,胡年夜同等譯,第116頁,第117頁,江蘇國民出書社2004年版。

[45]丁玲:《逝世之歌》,《丁玲選集》第6卷,第322頁。

[47]斯拉沃熱·齊澤克:《敏感的主體——政治標體論的出席中間》,應奇等譯,第323頁,江蘇國民出書社2005年版。

[48]斯拉沃熱·齊澤克:《接待離開其實界這個年夜荒涼》,季廣茂譯,第22頁,譯林出書社2015年版。

[49]陸耀東:《評“我在霞村的時辰”》,《再批評》,第96頁,作家出書社1958年版。

[50][55][57]華夫:《丁玲的“復仇女神”——評“我在霞村的時辰”》,《再批評》,第87頁,第89頁,第86頁。

[52]丁玲:《關于本身的創作經過歷程》,轉引自《丁玲傳》,第245頁。

[53]蕭軍:《蕭軍日誌(1940)》,《新文學史料》2007年第3期。

[54]有論者以為蕭軍所記載之事便是丁玲小說的本領。詳見李明彥:《一類故事的兩種寫法——〈我在霞村的時辰〉與〈金寶娘〉的互文瀏覽》,《文藝爭叫》2015年第12期。

[56]程凱:《重讀〈新的信心〉與〈我在霞村的時辰〉》,《中國古代文學研討叢刊》2013年第6期。

[58]丁玲:《“三八節”有感》,《束縛日報·文藝副刊》第98期,1942年3月9日。

[59][60]拜見斯拉沃熱·齊澤克《認識形狀的高尚客體》,季廣茂譯,第188—194頁,第178頁,中心編譯出書社2017年版。

[61]顏海平:《中國古代女性作家與中國反動,1905—1948》,第339頁,北京年夜學出書社2011年版。

[62]李楊:《“右”與“左”的辯證:再談翻開“延安文藝”的對的方法》,《中國古代文學研討叢刊》 2017年第8期。

[63]斯拉沃熱·齊澤克:《斜目而視:透過淺顯文明看拉康》,季廣茂譯,第78頁,浙江年夜學出書社2011年版。 

Similar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