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08靠設計影像國首位華人市長陳德梁:他要為一戰華工在倫敦立碑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eeb01535e499.37579605.

新華社倫敦12月7日電 (天下人物)英國首位華人市長陳德梁:他要為一戰華工在倫敦立碑

英國下議院議員斯蒂芬·蒂姆斯記者會7日在英國議會提出一項動舞臺背板議,呼吁上、下議院所有議員簽名支持為一戰華工立碑。立碑計劃也獲得了英國負責信仰和社區事務的內閣部長伯恩勛爵的支持。

同一天,立碑運動發起者之一的陳德梁在倫敦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這塊紀念碑將于明年9月6日在倫敦東部紐漢區皇家艾伯特碼頭落成。

前后12年擔任英國地方議員,2009年成為英國首位華人市長,現為英女王代表在紅橋區的副官……出生于中國澳門的陳德梁是近年英國政治圈最活躍、最有號召力的華人代表之一。

對從政,他有熱情,有成就,也因人形立牌此深知華人在異國他鄉政壇發展的艱難與潛力。他以自身努力為在英華人群體爭取更多應得的權益,同時鼓勵海外華人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改變西方社會對華玖陽視覺人的傳統印象。

哭沒有用,要干實事

2014年,陳德梁參與發起“確保我們銘記”計劃,目的是為那些一百年前受英國招募遠赴歐洲戰場作出貢獻、此后卻被英國遺忘至今的中國勞工立一FRP塊碑。

一戰期間,英法兩國先后招募中國勞工約14萬人,其中約10萬人隸屬英軍“中國勞工旅”。這些中國勞工主要來自山東省,也有部分來自遼寧、吉林、江蘇、湖北、湖南、安徽和甘肅等地。他們冒著生命展場設計危險在戰場修建公路、戰壕,維修鐵路和坦克,甚至拆除未引爆的炸彈,但西方社會一直未給予他們足夠認可。

“第一次聽到那些中國勞工的遭遇,我很想哭。互動裝置但我知道,哭是沒有用的,要干點實事。”他這樣回憶當時平面設計的心情。他詢問英國政府為何沒有立碑紀念這些華工,得到的全息投影答復是:他們不是士兵。

“我們想要英國人銘記:對英國、歐洲乃至世界和平,中國人早在100年前就開幕活動作出了巨大貢獻。”陳德梁說。

碑身設計、地址選定、奔走籌款,他都親自參與,平面設計力爭讓這塊華表造型的紀念碑能在明年一戰停戰百年紀念日前在倫敦東部落成。

也正是憑借這種實干精神道具製作,陳德梁在英國政壇闖出了一片天地。“我屬牛,所以一定要辛勤工作。”他笑道。

深耕英倫政互動裝置壇,樂當中英橋梁

祖籍廣東的陳德梁1949年出生在澳門,1977年到英國留學。陳德梁年輕時就對政治感興趣,曾在香港念新聞專業,畢業后在港工大圖輸出作期間還給報紙寫政治新聞。到英國留學后,他進一步確立了投身政壇的理想。

1980年,他加入保守黨,19攤位設計86年首次當選倫敦紅開幕活動橋區地方議員,2009年被VR虛擬實境選為紅橋區市長。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英國,華人的職業廣告設計大多還是開餐館,有意從政的華人鳳毛麟角,面臨的挑戰也可想而知。“首先,語言要過展覽策劃關,英文必須好,你要能聽懂英國人是不是話中有話;另外,思維和辦事方式要符合英國社會規則。啟動儀式”陳德梁說。而最大的壁壘,還是英國社會對華人依然抱有偏見。

他深知,華人要改變這種偏見,只有比別人更勤奮,更努力,更積極參與和融入英國社會。

為了競選地方議員,他在紅橋區挨家挨戶上門“玖陽視覺推銷”自己、爭取選票。1986年到2014年間,他先后三度勝選,共當過12年地方議員。

即便是在1990年第一屆議員任期結束到2006年再度當選之活動佈置間的“空檔期”,他也先后加入多個人形立牌管理委員會擔任顧問,就政府計劃出臺的新規提出意見,為華人權益代言,向英國政府說明華人社區面臨的困難和問模型題。比如,從英國出境時允許帶多少現金,入境時可以帶什么食品,這些關系到華人切身利益的規活動佈置定在出臺前他都參與了意見征詢。

收獲背后,是大量時間和玖陽視覺精力的付出。陳德梁最忙的一年總共出席了600多場活動。他太太曾抱怨說,自己像是單親媽媽,獨自帶著兩個孩子生活。

“一位在英國生活的華人要與各行各業打交道,得到他們的敬重并當上市長,這場地佈置不是簡單的事。陳德梁得到的榮譽是他一步步奉獻換來的。”旅英文化沈浸式體驗學會主席黎麗評價說。

20廣告設計14年,年過花甲的陳德梁離開政治圈,接受委任成為英國女王代表在紅橋區的副官。這個身份相當于英國王室在紅橋區的代理人。如果王室成員到訪紅橋區,接見的第一人是女王代參展表副官,之后才是市長。更重要的是,這個職務意味著他能繼續為當地民眾服務。陳德梁把這份公職視為英國主流社會對華人的一種認可。

VR虛擬實境“能起到橋梁的作用,這是我目前為止最大的成就。”他這樣總結自己在英從政的收獲。

TC:08designfollow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